大发app_ - (中国)360百科
大发app2023-01-31 16:05

大发app

东西问·中外对话 | 对于中国,“气候经济学之父”这样赞“碳”******

  对于中国,“气候经济学之父”这样赞“碳”

  刘亮

  当前,全球极端天气现象频发,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报告显示采取气候行动刻不容缓;新冠疫情冲击更加大了中低收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难度。面对日趋紧迫的气候变化问题,全球气候治理如何破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如何增信释疑,更好地携手合作?为什么说“双碳目标”的提出进一步彰显了全球气候治理领域的中国担当?

  中新社“东西问·中外对话”近日邀请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格兰瑟姆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尼古拉斯·斯特恩勋爵(Lord Nicholas Stern)与中新社记者刘亮就全球气候治理相关话题展开对话。

图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格兰瑟姆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尼古拉斯·斯特恩勋爵(Lord Nicholas Stern)。本人供图图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格兰瑟姆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尼古拉斯·斯特恩勋爵(Lord Nicholas Stern)。本人供图

  尼古拉斯·斯特恩是“从经济学角度看气候变化”的第一人,被誉为“气候经济学之父”。

  斯特恩指出,新冠疫情大流行表明,每个国家都面临着传染病、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威胁,每个国家都应该认识到人类所面临的风险。为更好应对气候变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需要加大合作和行动力度。同时,发达国家要尽快兑现其在气候资金上的承诺。

  谈及近年来中国的气候治理行动,斯特恩认为,中国在持续加大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力度。“双碳”目标的提出则让中国迎来进一步展现气候治理担当的好时机。

  对话实录摘编如下:

  刘亮: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是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基石。在您看来,各缔约方在气候治理问题上遵循这一原则的重要性何在?

  斯特恩:针对“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明确指出,发达国家应该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领导作用。因为自工业革命以来,它们对很大一部分的温室气体累积排放负有历史责任,并且也有资金可用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我们应该意识到,要实现净零排放并防止全球进一步变暖,所有国家——无论富裕还是贫穷,都需要采取强有力的行动。

  需要注意的是,所有国家都将从可持续、有包容性和有弹性的经济转型过程中受益。尽管在最初的框架中,绿色发展被视为一种成本更昂贵的发展模式,但如今,情况已明显有所改善。

  刘亮:气候资金是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硬骨头”。此前,发达国家承诺到2020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的气候资金。但目前距第一笔气候资金仍有较大缺口。您如何看待这一情况?如何更好地完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气候资金供资机制?

  斯特恩:富裕国家未能履行到2020年对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支持增加到1000亿美元的集体承诺,这是一种背信行为,应尽快纠正。加拿大和德国政府在COP26(《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简称COP)之前制定的交付计划表明,1000亿美元的目标应在2022年或2023年实现。但同样重要的是,较富裕国家当下应与较贫穷国家合作,大幅提升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投资水平。要做到这点,各方需要更进一步关注融资的组成结构,为投资创造环境,这些将有助于推动发达国家在未来几年更好地兑现其承诺。

  刘亮:《巴黎协定》要求建立国家自定贡献(INDC)机制。但目前弥合INDC与温控目标之间的差距仍是谈判的难点。INDC会否动摇UNFCCC“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基石?在您看来,如何更好地弥合二者间的差距?

  斯特恩:《巴黎协定》承诺,所有国家共同将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努力将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并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全球净零排放。同时,科学研究也表明,将温控目标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对气候问题很关键。但目前的“国家自主贡献”与这些目标并不一致,所有国家需要共同努力,进一步彰显承诺的雄心。

  刘亮:从《京都议定书》到《巴黎协定》,全球气候治理问题取得里程碑式的突破。在此过程中,中国也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在您看来,中国过去和现在在气候治理问题上的表现有何不同?这种身份的转变意味着什么?

  斯特恩:中国在持续加大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力度,尤其在过去几年,中国作出不少承诺。如承诺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并停止为其他国家的燃煤发电站提供资金等。与此同时,中国的作为对其他发展中国家起到的榜样作用也至关重要。

  当前,中国迎来了进一步展现自己气候治理担当的好时机。如果中国能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这将使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变得更容易,也将给中国和世界都带来好处。

资料图:光伏板

资料图:光伏板

  刘亮:随着中国“双碳”目标的提出,外界有声音担心地方为了降能耗采取限产等激进措施,进而影响经济稳定增长。对此您如何看?

  斯特恩:“双碳”目标的提出有助于中国实现可持续、包容性和弹性的经济增长。

  低碳发展和经济发展并不矛盾。追求低碳目标可以以更强、更好的方式推动经济发展。然而,向零碳和气候适应型经济的转型确实需要妥善的管理,确保在转型过程中,要较为公平地处理富人和穷人之间,消费者、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例如,高碳企业的工人需要接受再培训,并重新分配到新的机构或单位工作等。

  能源转型可以推动经济发展和增长,并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和就业机会。同时,清洁技术的投资和零碳转型的加速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机遇,将进一步提高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

  刘亮:目前距《巴黎协定》的签署已过去5年。面对疫情的暴发,您对气候变化问题是否有不同的看法?后疫情时代,气候治理有哪些问题值得关注?

  斯特恩:在过去六年中,气候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并日益影响我们的周遭环境。

  我认为,许多国家现在可以看到更可持续、更具包容性和弹性的经济发展和增长模式的吸引力。这场疫情大流行表明,每个国家都面临着传染病、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威胁。每个国家都应该认识到我们所面临的风险,以及为了走上更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道路,我们迫切需要扩大相关领域的投资规模。

  从投资角度上看,目前,疫后经济复苏的投资是我们实现可持续、有韧性和包容性增长需要的投资方向。

  刘亮:去年,COP26已在英国格拉斯哥落下帷幕。您如何评价此次大会取得的进展?这对今年的COP27大会又意味着什么?

  斯特恩:COP26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包括中美两国就气候行动合作发表联合声明等。

  但我们也知道,提交给COP26的经修订的国家自主贡献与《巴黎协定》的目标仍有差距,富裕国家也未能兑现到2020年每年筹集1000亿美元支持发展中国家气候行动的承诺。

  COP26取得的进展应促使各国在2022年底前提交更强有力的减排承诺,并共同制定一项新的气候融资计划,为未来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欢乐春节”亮相多国 文化年货慰乡愁促交流******

  中新网北京2月1日电 题:“欢乐春节”亮相多国 文化年货慰乡愁促交流

  中新网记者 吴侃

  融汇中西的新春音乐会、欢乐喜庆的春节巡游、热闹非凡的新春庙会......2023年春节期间,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欢乐春节”活动在多国举行。这些“文化年货”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慰藉了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也让世界各地的民众“沉浸式”体验热闹的中国年。

  华侨华人同庆欢乐春节

  大年初一,位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的国家公园广场上龙腾狮舞、锣鼓喧天,这里举行的是2023年“欢乐春节”新春庙会。表演者们带来了太极剑、古筝独奏、现代探戈等精彩表演,当地民众和华侨华人欣赏节目,购买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品尝中国特色小吃。

  “对于华侨华人而言,春节年俗是深刻的文化印记。”庙会承办方负责人之一、阿根廷妇女儿童联合会会长陈静说,今年的春节庙会更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呈现,还有很多华裔青少年登台献艺,充分展现阿根廷华侨华人蓬勃奋进的面貌,也把欢庆中国年的喜悦分享给当地民众。

  庙会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也是海外华人庆祝春节必不可少的活动。日前,在俄罗斯莫斯科举行的“欢乐春节——中国文化庙会”现场,投壶、套圈儿、猜谜语等各项小游戏吸引了众多嘉宾驻足,中国书法家还在现场挥毫泼墨,书写“福”字和春联。在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中,大家共同欢庆农历兔年春节。

  在匈牙利布达佩斯,2023年“欢乐春节”匈牙利唐人街新春庙会当地时间1月28日举行,现场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来宾们学习书法国画,剪窗花、猜灯谜、画脸谱、包饺子、品茗赏茶。匈牙利《新导报》在报道中指出:“庙会持续两天,吸引数万人参与,让来宾们在指尖、笔尖、舌尖感受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

  多彩活动展现文化魅力

  “观众朋友们,我现在在里斯本东方博物馆......”当地时间1月25日,葡萄牙《葡新报》的记者来到2023年葡萄牙“欢乐春节”活动现场做直播,带领观众在音乐和展览中感受葡萄牙的春节氛围。

  2023年“欢乐春节”活动在葡萄牙里斯本和波尔图两个城市举办,《葡新报》记者直播了两地的活动。“两场直播活动都在线上引发热烈反响。”葡萄牙《葡新报》的报道指出:“随着华人在葡萄牙影响力与日俱增,春节活动已不再是华人社区内部的自娱自乐,发展为多元文化融合的民间盛会,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视频:在美国听唐诗是一种什么体验?纽约林肯中心上演“唐诗的回响”视听盛宴来源:中国新闻网

  春节期间,各类音乐会架起沟通的桥梁,使海内外共享中华文化之美。当地时间1月7日晚,2023“欢乐春节”《唐诗的回响》音乐会在纽约林肯中心上演;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当地时间1月25日晚举办2023“欢乐春节”系列活动之“弦音雅韵”音乐会;当地时间1月16日晚,2023年“欢乐春节”庆典音乐会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行,音乐家们带来了一场中西合璧的视听盛宴。

  各族裔共享年味大餐

  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第七届欢乐春节庙会当地时间1月28日在唐人街中山公园和文化宫举行,庙会以“振兴华埠迎兔年”为主题,当地华人文艺团体表演了腰鼓、歌舞等节目,华侨华人和当地民众在现场观看中国书画作品展,体验剪窗花、做灯笼等传统技艺。

  “蒙特利尔欢乐春节庙会始于2017年,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展示和交流的一道靓丽的城市文化风景。”蒙特利尔华商会主席张仕根介绍,在当地逾百个华人社团共同支持和参与下,历届庙会已累计吸引300多万人次的游客前来体验中华民俗风情、共享中国年的喜庆。

  当地时间1月14日,2023“欢乐春节”大巡游在阿联酋迪拜举行,60余个方阵、20多辆花车从世博会中国馆出发,喜庆前行。华侨华人商会、在阿中资机构和企业、阿联酋当地企业等组成巡游队伍,奉献舞龙、舞狮、秧歌、伞舞等表演,一辆辆花车五彩缤纷、各具巧思。街边的春节集市上,人们在品尝中华美食、体验非遗手作、挑选中国商品。

  阿联酋华星艺术团团长王鸣凤表示,阿联酋华星艺术团组成了腰鼓队方阵,在春节巡游中英姿飒爽,腰鼓队中的成员年龄最小的10岁,年龄最大的72岁。“‘欢乐春节’大巡游不仅是阿联酋华侨华人的一道年味大餐,也是一场当地民众共同参与的文化盛宴,向阿联酋乃至全世界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完)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大发app地图